联系电话
处(部)长办公室:
8153693
副处(部)长办公室: 8150987 治安科、综治办办公室: 8154958 消防科办公室: 8179119 综合科(户籍室): 8150608 征兵办(政保科): 8153959 校园“110”: 8150110 校卫队办公室: 8156331 前门值班室: 8150671 综合楼报警平台: 8154110 逸夫楼值班室: 8154986 友情链接紧急电话 110-治安报警 |
禁毒进行时,防毒无终点
毒品,隐匿于社会角落的恶魔,时刻威胁着公众的安全。禁毒的关键在于预防,学习禁毒知识,有助于我们抵御潜在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一、毒品的危害 (一)个人层面: 身体上,吸毒严重损害身体的各器官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还会产生严重戒断反应; 心理上,吸毒会导致思维紊乱、幻觉频发,摧毁人的意志力与自控力,让人产生严重依赖; 社交上,吸毒者会疏远亲友,更有甚者为筹集毒资走向犯罪道路,最终身败名裂。 案例一: 海口海关近日公布一起走私毒品案,23岁大学生邱某因好奇接触包括“笑气”(一氧化二氮)在内的各类毒品,吸食过量后中枢神经遭受严重影响,如今只能依靠轮椅生活,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案例来源:中国禁毒) 案例警示: 案例中邱某为一时快感付出沉痛代价,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毒品对个人影响极大,我们应珍惜生命、遵守法规,莫因一时利益或快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旦沾染毒品,人生便会跌入谷底。 (二)家庭层面: 吸毒者挪用家庭生计资金作为毒资,致使家庭物质基础崩塌,不仅加重了家人的身心负担,还破坏了家庭和谐,扰乱家庭秩序,最终走向家庭破裂的结局。 案例二: 陈华吸毒致妻离子散,女儿辍学,儿子陈林因亲情缺失染毒。2024年春节父子复吸,陈林还涉嫌刑事犯罪被刑拘,整个家庭因为吸毒破碎不堪。 (来源:《云南禁毒》) 案例警示: 在陈氏父子案例里,父亲吸毒致妻子离家,家庭结构崩塌,亲情随之疏离。子女因缺关爱与正确引导,相继辍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终使家庭破碎不堪。毒品是家庭的刽子手,远离毒品是为自己和家人负责。 (三)社会层面: 吸毒严重侵蚀劳动力的身心进而破坏生产力,阻碍经济增长; 毒品的出现伴随着黑恶犯罪而扰乱社会治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毒品在不良群体间传播,败坏社会风气,扭曲人们的道德观念; 禁毒需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重财政负担。 案例三: 2020年7月1日凌晨,李某在吸食毒品后拦停王某车辆,打碎玻璃并殴打王某,还开走车辆,之后撞上宋某出租车并砸碎其挡风玻璃。经鉴定,王某受轻微伤,王某和宋某车辆损失共10765元。 (来源:中国长安网) 案例警示: 李某因吸毒后寻衅滋事,不仅给被害人带来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也给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可见毒品是足以摧毁人生、严重危害社会的有害之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坚决抵制毒品。
二、新型毒品更具迷惑性 新型毒品正以极具欺骗性的面目出现,它们打着时尚的幌子,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理,暗中设下陷阱。所以,深入探究新型毒品知识,熟练掌握识别与防范新型毒品的技巧,在当下显得格外重要且紧迫。
快问快答 Q1:新型毒品是什么? 新型毒品是指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造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新型毒品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或致幻作用,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常见的新型毒品包括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麻古等,这些药物多发生在娱乐场所,因此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或“休闲毒品”。
Q2: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有哪些区别? (1)隐蔽性强,常伪装成奶茶包、曲奇饼干等日常物品,外观与气味难辨; (2)迷惑性大,在娱乐场所被伪造成潮流物,以时尚娱乐之名诱人上当; (3)吸食方式多样,除注射、吸食外,还可口服或经鼻腔黏膜吸收; (4)成瘾性强,短时间能致生理心理依赖,产生不可逆的身体伤害。 Q3:如何辨别和预防新型毒品? (1)观察物品形态: 在包装层面,正规商品合法规范,各类信息一目了然。反观新型毒品,外观粗制滥造,产品标识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关键信息。 从形态来讲,“小树枝”会呈现出奇特的颜色与异样的质地,“跳跳糖”的晶体形状也会偏离正常标准,与普通跳跳糖有着显著的外观差别。 (2)留意异常气味: 普通的饮品有着正常的气味范畴,而毒品所散发的气味却独具特色。以“笑气”为例,它所释放出的气味是一种甜腻与刺鼻相互交织的特殊味道;“开心水”更是带有极为浓烈的化学试剂般的刺鼻气息。当使用“上头电子烟”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气味浓烈且怪异,这和普通电子烟散发的相对清淡、单一的气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注意物品来源: 新型毒品的销售途径绝非正规的商业渠道。特别要警惕隐秘的网络链接、街头小广告或者来历不明的陌生人推荐而获得的物品。在宣传方面,若大肆鼓吹某物品具有超乎寻常的醒脑提神功效或者能够产生致幻等奇异效果,那么该物品极有可能与毒品脱不了干系。 (4)了解新型毒品知识: 可以借助权威的禁毒宣传资料、专业的禁毒教育讲座、生动形象的禁毒纪录片以及严谨的学术研究报告等,详细知晓诸如冰毒、摇头丸、K粉、麻古等常见新型毒品的外观形态,气味特点,以及对人体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严重损害,增强识别能力。 (文段来源:中华网)
预防毒品小贴士 树立正确三观,远离毒品危害。 学习禁毒知识,防范毒品侵蚀。 谨慎选择朋友,远离不良之地。 时刻保持警惕,不信不抱侥幸。
传统毒品贻害无穷, 新型毒品不断变换“马甲”, 伪装难辨。 让我们一起主动构筑抵御毒品的防线, 以实际行动捍卫自己与他人的美好生活。
文| 刘慧林 熊烨炜 中国禁毒 云南禁毒 中国长安网 中华网 图| 人民日报
录入时间:2024-12-29 17:0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