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处(部)长办公室:
8153693
副处(部)长办公室: 8150987 治安科、综治办办公室: 8154958 消防科办公室: 8179119 综合科(户籍室): 8150608 征兵办(政保科): 8153959 校园“110”: 8150110 校卫队办公室: 8156331 前门值班室: 8150671 综合楼报警平台: 8154110 逸夫楼值班室: 8154986 友情链接紧急电话 110-治安报警 |
破家教骗术迷障,筑兼职安全高墙
警惕家教背后隐藏的危险信号! 当大学生们满怀着对经济独立的热望, 开启家教兼职探索之旅时, 隐藏在暗处的危机也正向他们悄然靠近。 大学生们寻找家教兼职时需要牢记: 警惕家教招聘真伪, 规避诈骗潜在风险。 于大学生而言,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既能将知识变现,还能积累社会经验,不失为一举两得的上佳之选。但当今家教市场乱象丛生,诈骗陷阱频出,稍不留意就会跌入其中。以下是常见的家教诈骗类型。 一、家教诈骗的不同类型 (一)中介费 一些不良中介以帮助求职者找到优质家教工作为由,收取高额中介费。然而,他们提供的服务却与承诺相差甚远,甚至根本无法提供合适的家教岗位。待大学生支付了相应的押金、中介费后,他们便会销声匿迹。 (二)培训贷 培训贷这一隐蔽性极强的诈骗模式,通常打着“岗前培训”的名义粉墨登场。相关不法分子以“提升教学能力”、“符合雇主要求”为由,诱导大学生参加所谓的岗前培训,并承诺培训费用将在后期返还至原账户。然而,培训课程问题丛生,一方面内容粗制滥造,与宣传相去甚远;另一方面虚假宣传,承诺资源皆是子虚乌有。大学生非但没能在学识上有所精进,还因贷款深陷债务泥沼。 (三)临时变更 在家教场景中,临时变更指在既定的家教计划、安排、方案等执行过程中,在临近授课时突然做出的更改变动。一些不法分子会在大学生家教到岗后,临时添加额外的教学科目,并提出不合理的教学要求。一旦大学生对此提出异议或拒绝,他们便会以违反约定为由,强迫学生们支付高额赔偿,将其置于两难困境。 (四)虚假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信息偏差发布虚假的家教招聘信息,虚构雇主身份、学生年级与相关科目,并承诺给予高额报酬以吸引大学生。一旦成功将大学生诱骗至偏僻的既定地点,不法分子便会原形毕露,将其丑恶嘴脸展露无遗,随即实施勒索、侵犯、拐卖等一系列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令人深恶痛绝的犯罪行径。图片1(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图片来源:法治日报) 二、典型案例 (一)2024年5月,刘某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极具迷惑性的家教兼职信息,引诱大学生入群并支付中介费。待中介费的钱款到手,便伪装成家长安排大学生试课,试课后则以各种理由推脱并最终失联。7月,刘某因构成诈骗罪被捕,并将非法所得全部退还。(来源:深圳新闻网)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大学生涉世未深、阅历不足,又急切兼职赚钱,在这些因素的裹挟下,极易落入中介费诈骗陷阱。大学生要时刻保持理性,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面对轻松赚钱的“好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勿盲目做出转账等涉及钱财的行为。 (二)2024年5月中旬至7月23日期间,犯罪嫌疑人张某系大三学生,其因个人消费无度,背负高额债务,遂以“中介信息费”为由,诱骗学生转账。然而,学生交完钱后,工作一事尚无定论,张某却已失联。7月23日,30余名受骗大学生前往榆阳公安反诈中心报案。经民警调查,锁定张某。最终,犯罪嫌疑人张某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例来源:陕西警方) 案例分析:案例中的张某因一时的贪念,误入歧途,不仅自毁前程,还给他人带来了重大财物损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将法律与道德准则奉为圭臬,时刻坚守内心底线,远离诈骗陷阱。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三、预防家教诈骗的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 (一)选择正规渠道 (1)学校渠道:优先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等官方平台获取家教信息,学校渠道会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筛选,可靠性高。 (2)正规中介: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家教中介机构,查看其营业执照、经营许可等相关证件,警惕无资质的黑中介。 (3)权威平台:利用拥有较完善的信息审核机制和用户评价体系的家教平台,可以通过参考其他用户分享的评价与反馈,做出更谨慎的判断。 (二)谨慎核实信息 (1)核实雇主身份:与雇主联系时,要求对方出示身份证、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向其所在单位或社区核实。 (2)了解家庭情况:询问清楚学生年级、学习情况及家庭地址等具体信息,若雇主含糊其辞或拒绝提供,需提高警惕。 (3)查看教学环境:上门试讲时,仔细观察教学环境是否与雇主描述相符,若环境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离开。 (三)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1)不轻易交钱:求职过程中,务必对提前收费保持高度警惕,坚决拒绝各类不合理的提前收费项目。在交付信息费前,务必要仔细斟酌,全面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价值,多方了解平台或中介的信誉和口碑,避免遭遇以信息费为幌子的诈骗陷阱。 (2)签订合同:与雇主达成合作意向后,要签订正规的家教服务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作时间、报酬、教学内容等。 (3)保持联系:定期沟通工作情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家教工作开展前,务必及时与相关负责人或家长报备自身情况以防患于未然。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帮助。 开启家教兼职探索之旅时, 请牢记:诈骗风险如影随形, 我们需时刻绷紧防骗之弦, 核实信息真实性,遵循正规流程, 不被蝇头小利所迷惑。 文| 刘慧林 深圳新闻网 陕西警方 图|法治日报 澎湃新闻
录入时间:2025-03-25 16:13:23
|